購物車空空如也

魚油被譽為寵物保健中最熱門的營養補充品之一。無論是毛髮光澤、皮膚健康,還是關節與心血管保養,寵物魚油幾乎是狗貓日常營養的必備選項。不過,市面上魚油產品琳瑯滿目,很多飼主在搜尋「寵物魚油種類」、「寵物魚油成分」甚至「寵物可以吃人的魚油嗎」時,常常越看越糊塗。
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次搞懂:寵物魚油的種類差別、主要成分重點、以及狗狗與貓咪到底可不可以吃人用魚油。
市售魚油看似相同,但其實差異很大。依來源與製程不同,可分為以下幾種:
小型魚油(鯷魚、沙丁魚、鯖魚等)
這類小型魚生長周期短、食物鏈低,重金屬與污染累積風險較低,是寵物魚油中最常見也最推薦的來源。含豐富的 EPA 與 DHA ,吸收效果好,適合日常保健、敏感體質或長期補充需求。
藻油
純素的植物性 Omega-3 來源,適合對海鮮過敏的寵物。不過 EPA 含量較低,對關節保養或代謝支持需求時需斟酌補充劑型。
磷蝦油
磷蝦油來自南極磷蝦,含有天然磷脂結構的 Omega-3,吸收率高且穩定性佳,常被拿來跟魚油做比較。雖然磷蝦油因高吸收率與抗氧化穩定性而廣受青睞,但其環境永續性正引發關注。近年來,南極磷蝦的工業化捕撈量逐年增加,導致環保團體與生態學者擔憂其可能對極地食物鏈造成衝擊。

液態魚油:適合拌飼料使用,吸收速度快
膠囊魚油:保存穩定,不易氧化
粉末魚油:適合不愛油味的寵物,較容易控制劑量
以下為三種常見的魚油萃取技術:

1.加熱壓榨/溶劑萃取
利用高溫或化學溶劑把魚體油脂提出。成本低效率高,但高溫會讓Omega-3氧化或變質,且可能有微量溶劑殘留。
2.分子蒸餾
在真空中用低溫蒸餾去除雜質與重金屬,是屬於目前最普遍的高品質魚油工法。
3.超臨界 CO₂ 萃取
超臨界 CO₂ 萃取技術則使用超臨界狀態的二氧化碳作為萃取介質,在低溫、無氧的環境下進行,故不會氧化也不需化學溶劑,能將 EPA/DHA 完整保留並降低重金屬污染風險。毛起來的魚油採用分子蒸餾及超臨界 CO₂ 萃取技術。

選擇魚油時,不能只看包裝寫「魚油」,還要關注實際成分。
常見主要營養成分為:
此外,好的寵物魚油會特別標註:
這是飼主最常問的問題之一。理論上,狗狗與貓咪都能攝取魚油中的Omega-3脂肪酸,但「人用魚油」與「寵物專用魚油」仍有重要差別:
| 人用魚油 | 寵物魚油 |
|---|---|
| 為成人體重設計,濃度偏高 | 根據寵物體重計算,較安全 |
| 可能含維他命A、D、香料、軟膠囊明膠 | 無添加或寵物可消化成分 |
因此,若直接餵食人用魚油,容易導致過量或添加物不適。若真的臨時使用人用魚油,務必依獸醫建議減量(通常劑量需減至成人的1/5~1/10),並觀察有無軟便、嘔吐或油味打嗝情形。
在 PTT 上搜尋「狗狗吃人的魚油ptt」,會發現不少飼主實際分享經驗。多數討論指出短期少量沒問題,但長期仍建議使用寵物專用」。
原因包括:
PTT 網友也建議,若狗狗有皮膚發炎、掉毛或關節僵硬,可挑選的寵物魚油產品(EPA+DHA ≥ 500mg/5kg 體重),效果更穩定安全。
在 Dcard 和 PTT 上搜尋「人的魚油貓可以吃嗎ptt」時,討論重點多集中在「劑量與適口性」。多數貓咪對人用魚油的腥味較敏感,直接餵食往往拒吃或舔兩口就跑。
此外,貓咪的肝腎代謝能力比狗更弱,若人用魚油含有額外維生素A、D或人工香料,長期攝取反而會造成肝臟負擔。
專業獸醫普遍建議:

原則1.看有效攝取總量:EPA+DHA的實際總和是否足夠。
原則2.看穩定度:是否通過重金屬檢驗、添加天然維生素E防氧化。
原則3.看吸收率:磷脂結構(如磷蝦油)或三酸甘油酯型魚油吸收效果最佳。
當挑選寵物魚油時,許多飼主會以為「濃度越高越好」,但實際上這是個常見迷思。濃度高雖代表每單位內含較多EPA與DHA,但若吸收率不佳或劑量超過毛孩所需,反而可能造成浪費,甚至引發副作用(如腸胃不適、凝血功能受影響等)。
比起一味追求高濃度,應根據寵物體重、健康需求來選擇合適劑量,並搭配易吸收的劑型與足量卵磷脂、維生素E,才能真正發揮魚油保健效果。適量補充、穩定吸收,才是魚油保養的關鍵。

卵磷脂(Lecithin)是一種天然的脂質成分,存在於蛋黃、大豆、向日葵等食物中,其主要組成為「磷脂質(phospholipids)」。當魚油與卵磷脂結合,會出現幾項重要優化:
卵磷脂能與魚油中的DHA/EPA形成類似「磷脂包覆」的結構,有助於脂溶性Omega-3在體內更好吸收,類似磷蝦油的高吸收原理,但成本與來源較彈性。
磷脂質具天然乳化效果,有助於防止魚油氧化與分離,使魚油產品更穩定、保存性更好,減少腥味產生。
卵磷脂中的成分,對肝臟解毒與細胞膜結構有支持作用,可成為魚油以外的額外營養加值。